【高人一等】 比别人高出一等。
【高人逸士】 清高洒脱不慕名利的人。
【高才卓识】 见“高才远识”。
【高才疾足】 同“高才捷足”。
【高才捷足】 亦作“高材疾足”。亦作“高材捷足”。①才能高而行动快。 ②指才能高而行动快的人。
【高才绝学】 ①犹言才学高超。②指才学高超的人。
【高才远识】 才能高超,见识深远。
【高下在口】 犹言信口雌黄。
【高下在手】 同“高下其手”。
【高下在心】 ①谓根据情况作出决定。②引申为随心所欲地处置事宜。
【高下任心】 见“高下在心”。
【高下其手】 犹言上下其手。
【高山仰止】 语出《诗·小雅·车■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后用以 谓崇敬仰慕。
【高山流水】 ①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 志在高山。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!’志在流水。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!’”后以“高山流水”为知音相赏或知音难遇之典,或比喻乐典高妙。②琴曲名。内容即据《列子·汤问》所载伯牙与锺子期的故事谱写。原为一曲,唐时始分为二曲,至宋时又分《高山》为四段,《流水》为八段。一说《高山流水》本属一曲,元人始分为二。现存传谱初见于《神奇秘谱》。③词牌名。
【高山景行】 语出《诗·小雅·车■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高山, 喻高尚的德行。景行,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后以“高山景行”比喻崇高的德行。
【高天厚地】 ①比喻长久。②比喻深重。
【高不可登】 见“高不可攀”。
【高不可攀】 亦作“高不可登”。①高得无法登攀。常形容难以达到。②谓 难以攀交、接近。
【高不成低不就】 语本宋陈师道《宿柴城》诗:“起倒不供聊应俗,高低莫 可只随缘。”任渊注:“世传《乐府曲》曰:‘高来不可,低来不可。’”意谓高者无力得到,低者又不屑迁就。多用以形容谋求职业或婚配上的两难处境。
【高不凑低不就】 见“高不成低不就”。
【高不輳低不就】 见“高不成低不就”。
【高牙大纛】 大将的牙旗。亦泛指居高位者的仪仗。
【高文大册】 同“高文典册”。
【高文典册】 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,如诏今制诰等。引申为经典性著述。
【高文典策】 见“高文典册”。
【高自位置】 同“高自标置”。
【高自标置】 谓自我推许很高。
【高自标树】 见“高自标置”。
【高自标誉】 见“高自标置”。
【高材疾足】 见“高才捷足”。
【高材捷足】 见“高才捷足”。
【高车驷马】 指显贵者所乘的车。
【高步通衢】 见“高步云衢”。
【高步云衢】 亦作“高步通衢”。①谓得意于朝廷,官居显位。②指登第。
【高步阔视】 同“高视阔步”。
【高见远识】 谓见识高远。
【高足弟子】 犹言优秀门生。
【高位厚禄】 高贵的官位,优厚的俸禄。
【高位重禄】 见“高位厚禄”。
【高抬明镜】 见“高抬明镜”。
【高抬明镜】 亦作“高抬明镜”。秦始皇有一方镜,能照见人心等。见《西 京杂记》卷三。后以“高抬明镜”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。
【高抬贵手】 见“高抬贵手”。
【高抬贵手】 客套话。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。
【高枕勿忧】 犹言高枕无忧。
【高枕而卧】 安然而卧。谓无所顾虑。
【高枕安卧】 见“高枕而卧”。
【高枕安寝】 见“高枕而卧”。
【高枕无忧】 垫高了枕头睡觉,无所忧虑。比喻平安无事,不用担扰。
【高岸深谷】 ①指幽僻的处所。②形容幽峭深邃。③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 “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。”后因以“高岸深谷”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。
【高朋满座】 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。形容来宾很多。
【高官厚禄】 高的官位,优厚的俸禄。
【高官重禄】 见“高官厚禄”。
【高官尊爵】 显贵的官职和爵位。
【高官显爵】 见“高官尊爵”。
【高门大户】 大户大家。
【高居深拱】 谓高居帝位,垂拱而治。
【高城深池】 高高的城墙,深深的护城河。形容防守坚固。
【高风劲节】 见“高风峻节”。
【高风亮节】 犹言高风峻节。
【高风峻节】 高尚坚贞的风骨节操。
【高屋建瓴】 在高屋脊上倒瓶中的水。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。建。通“瀽”, 倾倒。语本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(秦中)地埶便利,其以下兵於诸侯,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。”裴骃集解引如淳曰:“瓴,盛水瓶也。居高屋之上而幡瓴水,言其向下之势易也。建音蹇。”
【高飞远走】 逃避到远处去。
【高飞远举】 ①犹言高飞远走。②比喻奋发有所作为或前程远大。
【高高在上】 ①谓所处极高。指上苍、天帝或人君。②泛指地位高。③今形 容领导者脱离群众,不深入实际。
【高堂大厦】 见“高楼大厦”。
【高唱入云】 《西京杂记》卷一:“高帝、戚夫人善鼓瑟击筑,帝常拥夫人 倚瑟而弦歌,毕,每泣下流涟。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,歌《出塞》、《入塞》、《望归》之曲,侍妇数百皆習之。後宫齐首高唱,声入云霄。”后以“高唱入云”形容歌声响亮,直入云霄。亦用以形容文辞情调的激越。
【高鸟尽良弓藏】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,出力的人反而见弃,没有好下场。
【高深莫测】 ①高深的程度无法测度。②谓无法知其奥秘。
【高情逸兴】 清高超逸的情致。
【高情远致】 超逸的情怀、意趣。
【高情远意】 见“高情远致”。
【高情远韵】 见“高情远致”。
【高视阔步】 形容气宇轩昂或态度傲慢。
【高阳酒徒】 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初,沛公引兵过陈留,郦生踵军 门上谒……使者出谢曰:‘沛公敬谢先生,方以天下为事,未暇见儒人也。’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:‘走!复入言沛公,吾高阳酒徒也,非儒人也。’”后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。
【高掌远蹠】 《文选·张衡〈西京赋〉》:“缀以二华,巨灵赑屃,高掌远 蹠,以流河曲。”薛综注:“河水过之而曲行,河之神以手擘开其上,足蹋离其下,中分为二,以通河流,手足之迹,于今尚在。”后用以比喻开拓,开辟。
【高遏行云】 形容歌声高亢嘹亮。
【高睨大谈】 高谈阔论,神态傲兀。语出汉张衡《应间》:“方将师天老而 友地典,与之乎高睨而大谈。”
【高节清风】 谓人品高超。
【高义薄云】 亦作“高义薄云天”。①指诗文所表达的义理、境界极其高妙。 ②形容人很讲义气。
【高义薄云天】 见“高义薄云”。
【高歌猛进】 高声歌唱,勇敢前进。谓情绪高昂地大步前进。
【高凤自秽】 东汉高凤,字文通,执志不仕,太守连召请,恐不得免,自言 本巫家,不应为吏,又诈与寡嫂讼田,遂不仕。后用为自诬之典。
【高楼大厦】 见“高楼大厦”。
【高楼大厦】 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。
【高谈大论】 谓不切实际的言谈、议论。
【高谈虚论】 高妙空洞、不切空际的议论。
【高谈雄辩】 谓豪放不羁、论理充分有力的谈论。
【高谈阔论】 ①见地高超、范围广泛地谈论。②大发议论;漫无边际地谈论。 含贬义。
【高头大马】 ①体形高大的马。②比喻人的体形高大。
【高头讲章】 经书正文上端留有较宽空白,刊印讲解文字,这些文字称为“ 高头讲章”
【高抬明镜】 亦作“高抬明镜”。秦始皇有一方镜,能照见人心等。见《西 京杂记》卷三。后以“高抬明镜”比喻执法者判案公正严明。
【高抬贵手】 客套话。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。
【高爵厚禄】 见“高爵重禄”。
【高爵重禄】 谓爵位高,俸禄厚。
【高斋学士】 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。
【高瞻远瞩】 形容眼光远大。
【高垒深沟】 谓筑起高的壁垒,掘下深的壕沟,用以固守。
【高识远见】 见“高见远识”。
【高顾遐视】 向高远处看。意谓志向高远,傲视流俗。
标签: 成语词典